MTA精英講座|數字藏品的前世今生 -沐鸣平台

學術科研

當前位置: 沐鸣平台 > 學術科研 > 活動講座 > 正文

MTA精英講座|數字藏品的前世今生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2-10-17      點擊數👮🏻‍♀️:

2022年6月25日🐱,隨著日常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沐鸣娱乐旅遊管理專業(MTA)項目迎來了新一次的精英講座👂🏻,本次講座非常榮幸邀請到中國信息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會長劉崴先生,為大家帶來一場題為《數字藏品的前世今生》的精彩線上講座🍸,本次講座由沐鸣平台胡安安副教授主持,同時在騰訊會議及嗶哩嗶哩“復旦MTA”官方賬號上進行同步直播。

活動精彩回顧

講座伊始,胡安安老師為大家介紹了本次講座嘉賓劉崴先生🚢。劉崴先生畢業於沐鸣娱乐🦹🏽‍♀️,獲法律碩士學位,現擔任中國信息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會長,寧波標準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擁有十五年法律行業背景和五年科技企業高管經歷🫷🏼🥽,長期專註於法律服務信息化工作,主導了多個法律科技項目的落地,是研究區塊鏈與應用場景相結合的資深業務專家🔳,也是首個全國公信聯盟鏈——“信證鏈”的聯合創始人。

本次講座中🪀,劉崴先生介紹了數字藏品發展歷程🛌🏻、數字藏品出圈原因、數字藏品的意義和應用以及數字藏品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數字藏品從何而來

談到數字藏品的起源👃,劉崴會長開場從區塊鏈技術的概念與應用講起,以一桌麻將遊戲為例來闡述區塊鏈的運作本質,即單點發起、全網廣播、交叉審核🔃、共同記賬。通過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多中心化的信息系統,數字化資產的交易系統,高效、精準社會治理體系等方面的具體應用和案例闡明區塊鏈被視為一場大技術變革的原因。進而引入到區塊鏈技術在數據資產化方面的重要進展——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NFT)。NFT是一種架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不可復製、篡改、分割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可以理解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資產或實物資產的數字所有權證書”。它具有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不可互換、獨一無二、可驗證、可流通、可交易等特性,是與同質化通證(fungible token🦵🏻,FT)相對應的概念,也被稱為非同質化代幣、異質代幣、不可替換通證🏺、不可互換型代幣等。

由於NFT本身具有的去中心化🦶🏽、可任意流通流轉等屬性以及我國相關政策的要求,NFT中國化改良嘗試出現了數字藏品🌧、NFT中國、一體化數字藝術品、數字版權等場景模式。

二🙎🏻‍♂️、數字藏品的意義與應用

從2012年Colored Coin(彩色幣)第一次被討論,讓人意識到了將資產發行到區塊鏈上的巨大潛力,到2017年軟件工程師John Watkinson和Matt Hall通過編寫智能合約將一萬個各不相同的頭像儲存到了以太坊上,並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Cryptopunks,NFT由此誕生,NFT應用走進人們的視野,2021年佳士得歷史上首次以NFT形式拍賣競得數字藝術家Beeple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底價100美元👼,最終以6934.6萬美元成交,一舉成為在世藝術家成交作品第三高價。由此🕵🏽‍♀️🔛,NFT成為幣圈新寵🧛🏿‍♀️,迎來爆發式增長。NFT市場總銷售額在2021年二季度超過了5億美元,7月單月銷售額對比2020年4季度增長328%,2021年4-7月,月均二級市場交易額達1.09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數字藏品市場出現了“破圈”現象:奈雪的茶全球限量發行300套數字藏品,以盲盒玩法帶動儲值卡銷售1.9億元;上海靜安寺發行“觀音護佑金卡”數字卡等。不同行業推出多種形式的數字藏品推動我國數字藏品市場飛速發展👨🏻‍🦽‍➡️。

三、數字藏品的意義與應用

劉會長認為NFT的核心價值在於數字內容資產化🩼,是虛擬世界的產權確權和交易機製🧑🏻‍🦱。NFT為數字內容提供產權證明👩‍👧‍👧,將數字資產的範圍從數字貨幣拓展至圖像、音視頻🙎🏽、遊戲道具等非同質化的數字內容。憑借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點和去中心化存儲技術,NFT保證數字資產的唯一性、真實性和永久性,有效解決數字資產的確權和存儲問題🕷,提高數字資產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如收藏品真偽的鑒定成本),增強數字內容資產的流動性。劉會長同時也指出NFT爆火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NFT在交易成本和價值分配上遠優於現有的互聯網及其模式🏄🏽‍♀️。基於NFT運行機製和核心價值🧗🏿‍♂️,在版權保護、版權交易、內容發行、IP變現等方面有了諸多應用。結合文旅行業的發展狀況,劉會長認為文旅行業入局數字藏品有四個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應對疫情條件下文旅行業所遇到的困境,提供新的變現方式👩🏿‍✈️;二是搭建優秀的數字藏品平臺也是未來優秀的宣發平臺,為未來宣傳打基礎;三是能夠吸引Z世代消費者,吸引收藏愛好者;四是激發IP活力👩‍🎓,提供文創產品的新形式🙏🏿🤞🏼、新方向。

劉會長根據國內數字藏品市場發展情況🏌🏽‍♂️,講述了數字藏品從獲取授權,選擇平臺再到鑄造發行這一完整的發行流程🦃。並結合我國政府監管要求對各個環節流程當中所需要許可、備案要求進行了逐一解讀。針對目前數字藏品的市場環境如何看待數字藏品的收藏這一問題,劉會長提出了四項“避坑”守則🐼:版權合法、平臺正規、交易守矩、勿觸紅線。

四、數字藏品發展展望

結合目前數字藏品發展現狀,劉會長認為數字藏品未來的發展離不開三個關鍵問題,一是權益🧑🏻‍🦽‍➡️👧,數字藏品的購買不能僅限於圖像、視頻等信息,用戶購買數字藏品的核心是權益,如何結合到實際或虛擬權益是未來數字藏品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二是社交,數字藏品的購買如何能進行展示,數字藏品的社交屬性如何呈現對於數字藏品發展規模來說十分關鍵🤛;三是粘性,如何保持用戶對數字藏品長期的關註🤨,對於數字藏品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問答環節

Q1🔏:感謝劉總的分享,想問一下目前我國監管的背景下,NFT數字藏品能否以實物抵押的形式進行權益落地呢?對於目前數字藏品稀缺性的確權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A1:首先第一個問題,目前我國的監管要求是不允許數字藏品帶有金融屬性,不允許進行交易的,那麽實物抵押的形式是不允許的。就數字藏品的稀缺性的確權問題→,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技術層面上🔰,確保NFT的唯一性🥊,這個由技術來保證,二是法律層面上👨‍👧‍👦,確定藏品的發布者有所屬權益,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

Q2:我國具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存在非遺文化傳承斷代的問題,目前NFT與非遺文化或傳統手工是否有結合的案例,是否有行業想象和發展的空間?

A2:目前來說🦸🏼🚶‍♂️,國內數字藏品一個非常重要的IP來源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平臺都在做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藏品發布的業務🧑🏿‍✈️,未來通過發行NFT的形式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保護🦴,更好的展示瀕危非遺相關文化是有很大空間,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Q3:數字藏品能否與現有的OTA模式進行結合,有沒有類似落地場景和案例📬?

A3:對於像OTA平臺方來說🧏🏼,NFT的發行都可以進行,問題關鍵在於數字藏品有什麽權益🤸,旅遊平臺擁有許多資源,例如景區🧙🏼、酒店等🚣🏽‍♂️,如果能把對應權益與數字藏品的發行相關聯📂🫳🏻,得到用戶的認可👩🏼‍⚖️,那就有很多創新性的空間。

文稿🤷‍♀️:2021級MTA全日製班 姜文

排版:2020級MTA全日製班 紀燦燦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