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響應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在2023年首屆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暨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案征集活動成功召開的基礎上💌,2024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案視頻征集活動近日正式啟動🌕,組委會將邀請並資助前20名的優秀成果代表隊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首府古晉市參加第二屆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並在論壇上展示成果🎇,參加現場考察與交流🙇🏽♂️,最後勝出者將獲得額外獎勵資助。
本次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由斯威本科技大學砂拉越校區、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聯合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遺產地可持續旅遊教席🤼、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沐鸣平台🕯、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斯威本大學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由砂拉越政府文化、旅遊與創意產業部支持,旨在激勵亞洲青年圍繞“創意利用傳統智慧🦩🖕🏿,創新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題🏇🏻,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各自創造性地利用傳統智慧來保護利用文化遺產的提案👩👧👧,促進亞洲各國青年增強跨文化理解🆖,共同建設亞洲文化國家文化遺產教育網絡。
UNESCO可持續旅遊教席
關鍵時間節點
摘要提交:截止7月10日24時
系統註冊並提交500字的提案摘要👩🏼🔧。
報名註冊網站:
https://asian.goswim.com.my
初選結果通知:7月15日24時前
完整成果提交🫷🏿:8月15日24時前
提交詳細的文字版提案(8000-10000字)和一個12-15分鐘的視頻版提案。
社交媒體傳播:8月16-30日24時
通過復選的參賽隊伍將成果在各類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在各類社交媒體上得到1000次點贊後提交終選。
終選結果通知👆🏿:9月5日24時前
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現場決賽🚎:10月1-5日
復選入圍代表隊將受邀參加10月1-5日在馬來西亞古晉舉行的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上進行匯報與評選💆🏻♀️👩❤️💋👨。組委會承擔參加論壇的團隊的交通、食宿、考察等費用®️,優勝者將另獲得額資助獎勵資助,最高達20000元/隊。
報名條件
17-32歲亞洲青年
提案要求
提案內容:提案不得包含與政治、暴力、歧視或其他敏感或非法話題相關的內容。每項提案必須專註於一個團隊成員居住國特定的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地,或者自然遺產地內的文化遺產項目🧔♂️,提案應圍繞如何應用地方智慧來保護或利用文化遺產提出某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所有提案必須有現場實地調研。提案的表達形式包括文字與視頻兩種形式,其中提案文字版字數控製在8000-10000字之間,必須用英文詳細介紹提案核心內容,分別提交PDF和office word版兩個文件。提案視頻介紹版分辨率為1280x720,視頻長度為12-15分鐘,視頻中提案介紹語言必須為英文🏋🏿♀️,如涉及內容涉及本國語言🥵🫱🏽,請配英文字幕🦹🏿♂️,文件格式可以是MPG、MPEG、AVI、MOV、WMV🏇、MP4🖕🏻。
團隊規模:每個提案團隊由3-5人組成。
知識產權🤸🏼🤚:所有提案的知識產權歸提交者所有🏇🏼,不能與任何其他第三方有知識產權糾紛。
文件標簽🦹🏻♀️:所有提交成果必須清晰標明團隊名稱、機構名稱和所在國家/地區☝️。
其他:涉嫌抄襲🧑🏿🦰、欺詐或其他類似行為的參賽作品將被取消資格。組委會保留隨時根據情況修改本次視頻大賽條款和條件的權利🧔🏼♀️。
相關背景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
2019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中國願同各國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為更好傳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撐”,這為全面深化中國與亞洲國家文化遺產合作、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全新思路。
2021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國、亞美尼亞、柬埔寨🦕、朝鮮🫳🏽、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敘利亞、阿聯酋、也門等亞洲10國共同發起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搭建起亞洲文化遺產領域首個國際合作機製🙍😺。同時,還啟動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青年大使”計劃,宣布設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發布了《關於共同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的倡議》。
2023年4月24日至26日🛎🤦♀️,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在西安舉行🏌️,大會宣布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正式成立,揭牌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發布《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西安宣言》。
2024年6月19日🤹🏼,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山東青島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章程》修改意見🙆🏽♀️,正式確認聯盟由文化遺產國際合作機製轉變為政府間國際組織🤸,這是由中國發起並主導的首個區域性文化遺產領域政府間國際組織。
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
為響應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建設“亞洲文化遺產教育合作網絡”,並將持續舉辦“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作為其中重要內容之一👷♂️,旨在通過組織亞洲各國青年圍繞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開展優秀提案征集🧳、評比與分享來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同時通過論壇與工作坊形式在舉辦地開展深度考察與交流。
2022年10月-2023年4月,首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案征集與傳播活動順利開展⏮,來自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塔吉克斯坦、泰國等10多個國家5000余名青年代表參加了提案征集海參動👨🏽🦲,經過幾輪篩選↗️,最後由中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多國組成的20支代表隊和來自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等10位亞洲國家的專家學者120余人齊聚中山大學召開了“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
2024年5月31日,為慶祝中馬建交50周年🌥,第二屆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啟動儀式在馬來西亞古晉順利召開🪥。砂拉越政府副總理、文化、旅遊和創意產業部副部長🧑🏽💻、中國駐古亞副總領事、沐鸣娱乐常務副校長、斯威本科技大學砂拉越校區常務副校長等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傳統智慧與遺產保護
以下是利用傳統智慧(本土知識/土辦法)來保護遺產的案例:
哈尼梯田位於中國雲南省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元陽縣等地。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被譽為“雕刻在山坡上的史詩”。這些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世界上最壯麗的梯田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但梯田維持與管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維持公平的灌溉用水分配系統,
在哈尼梯田,有一個獨特的傳統智慧叫做“刻木分水”。這是一種古老的水資源分配和管理製度🤙🏽,通過刻木記號來分配水權,確保每戶人家都能公平地獲得灌溉用水。具體做法如下👩🏼💼:
水溝分配-哈尼人根據地形和水源,將水溝分配到各個村寨,每個村寨再根據自己的田地分布,將水溝分配到每塊田地🧔🏻♀️。
刻木記號-在水溝的關鍵節點,哈尼人會放置一塊木板❓,並在木板上刻上標記,用來指示水流的方向和流量。每個村寨或農戶都有自己的刻木🧑🏻⚕️,作為他們用水權的證明💇🏻♂️。
輪流用水-根據刻木上的標記,各村寨或農戶會按照約定的順序和時間輪流使用水資源。這種製度有效地避免了水資源的爭奪和沖突。
社區管理- “刻木分水”製度由村民共同遵守和維護,通常由村寨的長老或有威望的人負責監督和管理,確保每個人都遵守規則。
通過這種傳統的“刻木分水”方式🚶☂️,哈尼梯田的灌溉系統不僅能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而且還建立了社區成員之間的合作與團結機製,體現了哈尼族人對於自然資源的尊重和可持續利用的智慧💂🏼♀️。這種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方式也是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參見鏈接:央視記錄片:刻木分水-充滿民間智慧的和諧機製
馬來西亞砂拉越首府-古晉
古晉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首府,也是東馬最大的城市。也是東馬來西亞歷史最久的城市。它位於婆羅洲島的北部,座落在沙撈越河畔𓀁,靠近南中國海。市內新舊建築交替👨🏻⚖️,河渠縱橫,綠水悠悠,裝載橡膠🧑🔧、椰子、胡椒的小船穿梭期間,有“ 水上之都”之稱🧒🏼。古晉是一個充滿多元文化的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文化遺產。這座城市以其友好和和諧的社區而聞名🙇🏽,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土著民族等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這裏和睦共處。
古晉的市區分為北岸和南岸,由砂拉越河分隔8️⃣。北岸是古晉的商業和購物區,擁有繁華的市場、商店和餐館。南岸則以其歷史建築、古晉貓博物館和文化中心而聞名。古晉還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著稱,附近有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如巴科國家公園和砂拉越國家公園,吸引著眾多自然愛好者和戶外探險者。
古晉的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溫暖濕潤ℹ️,多雨🐊。這座城市的旅遊業發達🦀,是前往砂拉越州其他地區和婆羅洲島探險的門戶。古晉也是一個美食天堂🔜,提供了各種本地和國際美食,特別是馬來西亞🛌🏿、華人和土著民族的特色菜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美食之都”城市🤠。
參見鏈接:古晉🏌🏻📩,豐盛而松弛的
相關鏈接👩🏻🏭:
慶祝中馬建交50周年 沐鸣娱乐承辦的2024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啟動儀式在馬來西亞古晉隆重舉行
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圓滿落幕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案征集及亞洲青年“發現遺產”調研與傳播活動終選名單出爐
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開幕
第四屆世界古都論壇暨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青年論壇圓滿落幕
(內容來源:“UNESCO遺產地可持續旅遊教席”公眾號)